撮要

感官文化遺產結合了物質和非物質遺產,在社區中創造了認同感和凝聚力。在城市研究中,對於日常非正式習俗的分析, 通常依靠視覺圖像、文本和檔案材料, 來描述具有文化意義的地點和實踐。相比之下,聲學環境通常不是敘事的一部分,嗅覺環境亦很少被記錄。在當代香港快速而深刻的變化背景下,這些城市構造中的重要線索有被忽視的風險,甚至可能在被記錄下來之前就消失了。因此,如果不慎重考慮和記錄以聲音和氣味為代表的感官文化遺產,我們真的可以聲稱了解城市嗎?該項目旨在保護香港一些受到威脅的標誌性遺址,並更準確、更豐富地了解具有重要文化意義的地點、儀式和社會習俗,從而更好地欣賞文件遺產。同時,該項目還會闡明城市景觀、聲音景觀和氣味景觀之間的交叉模式關係。为此,我們提出了多模式研究方法,將聲音和氣味作為沈浸式城市體驗的核心組成部分,並記錄大量具有香港特色場所的樣本,其中重點關注街頭食品(街頭小食)、中國寺廟(寺廟 [佛祖、天后……])和街市(傳統市場)。數據庫將通過該項目設立的網站開放獲取,並與近期啟動的國際化聲景-氣味景觀項目相鏈接。這不僅符合當前對本地文化遺產詳細記錄的需求,亦有助於支持跨學科合作,還將成為未來香港城市規劃縱向研究的重要資源,以及與其他城市進行跨文化研究的參考點。對於研究方法,我們將發展從復雜的物理環境中系統收集和分析數據的能力,將聲音和嗅覺測量與視頻的捕捉和敘事相結合。現場數據是兼具主客觀方面的,包括 360˚ 視頻、3D 音頻(全景聲)和“氣味印記”(空氣樣本的氣相色譜-質譜分析),亦包括觀察者在感官漫步時,對視覺、聽覺和嗅覺環境進行的結構化註釋,以及與利益相關者的訪談。該項目形成的數據庫將服務於環境心理學、多模態感知和感官統合方面的進一步研究。這還會為未來在博物館、畫廊和商業場所的虛擬旅遊、藝術、遊戲、電影和空間設計的多感官應用奠定基礎。